2023全球影響力報告

了解更多

我們的策略

我們的地球正面臨關鍵時刻。由此,我們的永續發展策略將發揮其戰略性的作用,引導我們向具有最大影響的領域進行努力。了解更多有關我們承諾的訊息。

  • 循環經濟

    設計解決方案,以更少的耗材創造更大的價值,促進全球循環經濟

  • 氣候變遷

    透過創新實現零碳排,加速解決全球氣候變遷問題,進一步改善我們的環境足跡

  • 社區服務

    用科技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並鼓勵更多人們加入


來自管理層的訊息


向3M的2025目標邁進

我們實現2025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衡量標準具體體現在數字上。坦率而言,我們已在一些領域取得佳績,同時也需要在其他一些方面做得更好。儘管有些目標可能過於激進,但我們不會由此降低我們的目標。反之,我們將探索新的方法來提高標準。


塑造未來的趨勢

大趨勢是於未來5至10年或更長時間內塑造世界未來的持久力量。3M諮詢了外部資源,確定了四個關鍵的大趨勢,預計這些趨勢將於未來幾年產生巨大的影響。儘管像新冠疫情這樣的事件在短期內會對一些關鍵趨勢形成阻礙或推動,但我們預計這些大趨勢將持續下去。


  • 技術突破

    長期以來,科技一直是衡量人類進步和力量的標準。如今,新一輪的革命正在展開,世界各地正爭先恐後地適應不斷提高的發展速度。今天感覺是漸進式的變化,但與過去相比,卻是指數級的變化,而人們的期望值還在不斷提高。顛覆是新常態,將推動不斷的變革。在快速發展的世界裡,我們該如何規劃、投資和執行?

    了解更多詳情


  • 氣候變遷及資源

    自然環境的顛覆性變化促進了我們極大地改變了自身的行為,與此同時我們也日益關注地球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的未來健康。可替代性能源投資持續增加,但是預防氣候變化的效果日趨減弱,而適應氣候變化成為了新的焦點。確保能夠獲得清潔的空氣、水和食物是各國政府日益關注的重點,而廢棄物管理危機正給發達國家帶來衝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創造更光明的未來呢?

    了解更多詳情


  • 人口結構變化和社會變革

    人口和社會變化是基本的規律,影響著所有其他趨勢。人與社會、社區和政府的關係正以不同的速度發展,但是仍出現了普遍的趨勢。我們該如何準備?

    了解更多詳情


  • 個人影響力的上升

    個人影響力的上升正在讓經濟和社會發生變化。個性化的需求和不斷變化的企業目標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許多公司容易被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所顛覆。個人的數位話語權日益增加,使大眾有能力向服務商尋求改變,並提出更多的要求,但這些數字工具是把雙刃劍,目前社會正面臨著被許多人稱為“假訊息”的傷害。我們必須如何應對才能在這種新的環境下得以繁榮發展?

    了解更多詳情


永續大事記

  • 自1932年以來,我們始終領先,採取各種項目和政策,從而確保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經濟活力。

    點選「展開」了解完整3M總部永續發展時間表。

    • 1932: 3M 提出了短期和長期的傷殘保險項目、養老金計劃和失業保險計劃。
    • 1949: 首次引入 3M 員工購股計劃。
    • 1951: 成立 3M 安全及防護部。
    • 1953: 設立 3M 基金,它是美國最早的企業慈善基金之一。
    • 1961: 成立 3M 水務和衛生工程部。
    • 1964: 首位經過正規培訓的工業衛生師和健康物理學家加入 3M 的醫療部。1963: 建立 3M 卡爾頓學會,向杰出的技術員工致敬。
    • 1970: 開始產品環境評估。環境工程和污染控制 (EE&PC) 組織建成。工業衛生和健康物理學服務擴展至 3M 在美國以外的業務。
    • 1971: 建立 3M 員工/退休人員配捐計劃,用於慈善捐助。
    • 1973: 購置員工交通車。成立能源管理部。
    • 1974: 3M 是首先建立內部員工援助計劃的企業之一,可為員工及其家人提供個人教育和諮詢服務。
    • 1975: 3M 董事會通過 3M 環境政策。建立污染防治投資 (3P) 計劃。首年成果: 19 個項目阻止了 7.3 萬噸氣體和 2800 噸淤渣的排放。
    • 1977: 3M 與美國環境保護局贊助四次污染防治會議。
    • 1980: 3M 安全與健康政策首次通過。
    • 1981: 環境審計計劃啟動。
    • 1984: 世界環境中心為 3M 頒發首個年度金質獎章,表彰其國際企業環保成就。 3M 成為首個為員工患病兒童提供護理服務的企業。 同年,3M 開始管理美國員工的 3M 民意調查,並且每隔兩年開展全球標準意見調查,徵求員工的意見。創建 3M CARES(社區行動退休員工服務)計劃,用 3M 的名義召集退休員工志工,領導他們為特定的需求服務。
    • 1986: 設立 3M 社區志工獎。
    • 1987: 3M 企業安全、健康和環境委員會成立。3M溫室氣體減排計劃啟動。
    • 1988: 通過 3M 淘汰消耗臭氧層化學制品政策。
    • 1989: 確立並公布 3M 2000 年環境目標。通過 3M 員工安全、健康和環境政策。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授予 3M 環境成就獎。
    • 1990: 引入可再生紙 Post-it® 便利貼。 3M 16點安全計劃獲得核准。
    • 1991: 獲得美國環境保護局頒發的 平流層臭氧保護獎。
    • 1993: 3M 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減排 70% 的目標。 獲得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服務企業野生動物獎。
    • 1994: 獲得 美國環境保護局為 3M 頒發成就獎,表揚在 33/50 志願溫室氣體減排計劃中的成功參與。
    • 1995: 3M 推出世界首個不含 CFC 的定量吸入器,用於治療哮喘。 3M 发起四年內減少 50% 傷害和疾病的計劃。 3M 獲得國家科技獎章,這是美國頒發的最高技術成就獎項。
    • 1996: 克林頓總統的永續發展顧問委員會選擇為 3M 的 3P 計劃頒發總統永續發展獎。 3M 環境管理體系正式形成。制訂 3M 全球安全和健康計劃。
    • 1997: 3M 正式建立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以確保在新產品開發中兼顧環境、健康和安全問題。由於對研發 3M 氫氟醚 (HFE) 作為 CFC 替代物的貢獻,3M 科學家獲得美國化學協會頒發的化學英雄獎。 3M 發起生活風貌計劃,幫助保護員工在家中和工作中的健康、安全和康樂。
    • 1998: 3M 設定三年內每年減少傷害與疾病 25% 的安全和健康目標。
    • 1999: 在德國漢堡 Umweltinstitut 對全世界最大的 50 家使用化學品的公司排名中,3M 的經濟效能位列第二。
    • 2000: 建立 3M GIVES(志工服務發起的基金)。
    • 2001: 啟動 2005 年環境目標。3M 捐助計劃中加入環境面向。由於在企業社區服務中的卓越表現,3M 獲得美國光明基金會卓越獎。
    • 2002: 3M 在道瓊永續展指數榜的工業商品和服務類別中位列榜首。3M 榮登 FTSE 社會責任投資指數榜。3M 獲得清麗美國 (Keep America Beautiful) 組織頒發的「美國願景」獎。
    • 2003: 3M 獲得美國環保局頒發的監管/政策創新類別的清潔空氣卓越獎。平流層臭氧保護獎。
    • 2004: 3M 被美國環保局和美國能源部授予 2004 年能源之星殊榮, 表彰其在能源管理方面的領導地位。
    • 2005: 3M 被授予美國環保局氣候保護獎 3M 完成了其 2000 年至 2005 年的企業環境目標計劃,且每年均超越預期目標,還啟動了一組 2005 年至 2010 年的企業環境新目標。3M 被美國國家污染防治圓桌會議授予 2005 年最有價值的污染防治 (MVP2) 獎。3M被美國環保局評選為國家環境表現跟蹤推廣獎首個企業得主。
    • 2008: 3M 成立再生能源部。3M 確立新的戰略性永續發展原則。.
    • 2010: 2010 年秋,3M與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和明尼蘇達州污染控制局 (MPCA) 攜手將 EPA 的能源之星展覽室帶到明尼蘇達州博覽會。
    • 2011: 3M 確立了 2015 年的永續發展目標。3M獲得能源管理永續卓越大獎, 美國能源部授予 2004 年能源之星殊榮,用以表彰其在能源管理中的持續改進,這是其連續第八年獲得美國能源部的認可。
    • 2013: 3M志工服務時間超過 25 萬小時,3M 在全球的現金和物品捐贈價值超過 6160 萬美元。
    • 2014: 3M 加入聯合國全球盟約。由於在全球的節能成果,3M 獲得了美國環境保護局頒发的 ENERGY STAR® 殊榮。3M 已經連續 10 年獲此殊榮,在業內獨占鰲頭。
    • 2015:2025年永續發展目標建立在2010環境目標(ET'10)之上。
    • 2018:連續第19年入選道瓊永續發展指數,彰顯了3M在永續發展領域的領先地位。
    • 2019:3M永續價值承諾將涵蓋所有新推出的產品 。
    • 2019:3M 宣布向100% 使用再生能源電力轉變。

全球性挑戰案例

  • 減法的積累

    3M™ 孔隙填料,3M™ Scotch-Weld™ 糊狀黏合劑和輕型聚硫密封劑可降低飛機的重量,實現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並改善永續性。

    減法的積累 減法的積累
  • 提供更多電能,更少的干擾

    使用鋁複合材料製造電力線的導電線芯,意味著能以一半的重量傳輸兩倍的電能,並且不會干擾現有基礎設施。

    提供更多電能,更少的干擾 提供更多電能,更少的干擾

全球性挑戰案例


永續與前瞻趨勢訊息